本篇目录:
从SARS、H7N9,到现在的新冠,张文宏医生究竟付出了多少?
张文宏医生在非典、H7N9和新冠疫情中,始终冲在医疗救治的第一线。 2002年非典期间,张文宏医生参与上海市的医疗救助,并编写了国内首部SARS专业书籍。 2013年H7N9疫情中,张文宏医生积极应对,为国内外提供了重要的疫情信息。
在2002年SARS发生的时候,张文宏医生二话不说就投身到了上海非典的医疗救助之中;在2013年H7N9爆发的时候,也是他最早在国际上客观报道了中国的感染病例。而2020年初新冠肺炎肆虐之时,他依旧冲在了一线,成了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的组长,带领着上海医疗队对抗新冠病毒。
白衣天使张文宏医生在疫情期间也是战斗在一线的,他为新冠疫情的抗击也付出了非常多非常多。很多网友可能觉得张文宏医生说的多做得少,更像是一个发言人,其实并不是这样,张文宏也曾忙碌到几个夜晚都不睡觉,严重缺觉的他,顶着黑眼圈出现在媒体的镜头里,被大众调侃是名副其实的大熊猫。
年的时候,上海发现了H7N9病毒,这一次可以说是张文宏医生孤军奋战,即使传染性极强,他也不顾自身安危奋勇向前,他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毕生所积累的经验,完美地把这种病毒给扼杀在了摇篮之中,从而才没导致病毒感染源传播出去。
想了解03年的非典,有什么资料、纪录片、书籍、电影推荐?
1、《非典九年》是央视出品的一部纪录片,深入剖析了非典时期的社会、医疗、心理等多个层面,对于理解非典事件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非典时期,全国人民陷入恐慌,各地采取了严格的防疫措施。然而,对于非疫区的普通学生而言,非典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活和学习效率的降低。
2、《38°C》,影片讲述的是一对素昧平生的,连初恋都没有尝试过的大龄男女(31岁的两只大耗子——都属老鼠),因为非典隔离而偶然却别无选择地同居一室,面对着非典的心理恐惧和陌生男女间的紧张尴尬,在长达15天的360个小时里,每分每秒地去艰难选择是安危自保还是携手共渡的故事。
3、年的《的哥》是他的又一力作,68分钟的纪录片凭借其深度和独特视角,入选了中国独立影像展的十佳,更是参加了香港亚洲电影节和英国牛津纪录片电影节等,赢得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赞誉。2009年的《道者》延续了范俭的纪录片创作,时长93分钟,继续引发深入思考。
4、类型:轻喜剧剧情片 上映时间:2008年10月23日 简介:《回家的路》是一部很有时效性的电影,反映了现代人面临的事业与家庭之间两难抉择的严肃问题,但又是以很幽默诙谐的喜剧方式表达。电影《回家的路》结合了中国新一代最有才华的导演,一个精练的幕前幕后团队,很快就能呈现给期待此佳作的观众们。
5、年,范俭创作的汶川震后再生育题材纪录片《活着》与日本NHK等国际电视机构联合制作,入围2011年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竞赛单元,获得2011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评审团特别奖。2012年,范俭的纪录片项目《在城市里奔跑》入选柏林电影节天才训练营。
6、在众多表现去年“非典”事件的纪录片中,有两部优秀纪录片制作精良、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一部是凤凰卫视与北京电视台的4位编导联合制作的长纪录片《北京一日》,另一部是杭州电视台4位编导联合制作的长纪录片《呼吸》。两部片子以不同的表现形式纪录了在北京和杭州两座城市里发生的抗“非典”战役。
成长励志书籍《看见》
1、《看见》是2013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传记,作者是柴静。该书讲述柴静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2、《看见》–柴静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这句话是《看见》的精髓。在《看见》里,看到了一个记者、一个新闻人的自省与成长,看到这个社会和国家的许多残酷的痛忍,看到的更多是新闻背后的人的真实。
3、印象深刻的书籍有柴静的《看见》和东野圭吾的《红手指》。柴静的《看见》是将她记者生涯中的一些事情和感受记录的书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非典作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